木偶戏与马戏表演随想
时间:2014-08-29 14:33 作者:财务部 刘俊峰
晚上陪孩子看电视,节目很精彩,几位民间艺术家在表演木偶戏,戏里的木偶们个个被装扮的栩栩如生,就连木偶动物也是惟妙惟肖、憨态可掬。木偶们在伊伊呀呀的曲乐中随着身上牵线的扯动做着各种动作,再配以艺人们的唱腔或对白,煞是热闹好看,引起现场观众阵阵叫好,我也被他们娴熟的技艺所吸引。
在感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,想借机怎么教导一下孩子,不料频道却被孩子换掉了,换到一个马戏表演的节目,嘴里还自言自语道“木偶有什么好看的?表演的再好,从头到尾还不就一个表情!还是马戏节目好看,动物都是活的。” 无奈,我也只能陪他看起了马戏。
看完电视,躺在床上想起了孩子的话,我深有启发:
两个节目的主角是木偶与驯兽,二者都是被管理者,只不过一个是无生命气息的木偶,在节目表演中木偶们被装扮、被动作、被唱白,所有这些全由操纵者代其完成,他们甚至不屑于改换一下单一的表情,一副天塌下来由管理者来顶的神态,观众满意与否与他们没多大关系。当曲乐骤停、聚光灯熄灭之后难改被观众忘记,仍旧被压在道具箱的命运。另一个则是生机勃勃的驯兽,他们在极力完成驯兽师的指令外可以狮吼、马嘶,可以肆意宣泄着自己的快乐或不满,激发着观众的观赏热情,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,能让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,在它们的行列里往往能涌现出表演明星。
因此我想,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扮演被管理者角色时应该学习驯兽而不是木偶。想到这里不得不再看两个节目真正的主角,木偶艺人与驯兽者,木偶艺人在表演结束后,被掌声、赞美声包围着的同时也累得汗流浃背、气喘吁吁。而驯兽师在表演结束后则显得气定神闲,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概因为二者管理(操纵)方式不同而已,木偶艺人依靠手中的线包办了所有表演,方式过于简单直接,表演中焉有不累之理?而驯兽师依靠手中的鞭子(纪律)与口袋里的食物(工资薪酬与奖励)依据场上的情况调整鞭子与食物使用的频率与数量,充分调动了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,满场撒欢,在欢声雷动的同时轻松完成演出工作。因此,要想成为聪明的管理者是否应多向驯兽师学习呢?
作为被管理者应该具备适应管理者的能力,如果你的领导是“木偶艺人”型的,那请你千万别做“驯兽”型的被管理者,不然领导在牵线时你还在乱动,那你可要小心你背上的线被拉断的可能,从此落个无组织无纪律的下场哦!